地圖及報告

一般報告

地區性報告

香港第四紀的地質

The Quaternary Geology of Hong Kong

J.A. Fyfe, R. Shaw, S.D.G. Campbell, K.W. Lai及P.A. Kirk於2000年合著的《香港第四紀的地質》,有210頁、109幅圖解、7份圖表、82幀照片及6幅1:100,000的地圖。這份報告全面概述香港第四紀的香港地質,包括近岸及離岸的表土沉積物,地貌及原地風化的岩石等。有關表土沉積物是就其年齡、地層成份、工程特徵及資源重要性方面描述的。這份報告內圖解豐富,並以盒裝的形式出售,當中附有6幅專題地圖,描繪不同年代表土沉積物的地形、海深及分佈情況。

香港第四紀前的地質

The Pre-Quaternary Geology of Hong Kong

R.J. Sewell, S.D.G. Campbell, C.J.N. Fletcher, K.W. Lai及P.A. Kirk於2000年合著的《香港第四紀前的地質》,有181頁、90幅圖解、16份圖表、103幀照片及4幅1:100,000的地圖。這份報告全面概述香港第四紀前地質的地層及結構等方面,詳細討論岩石的分類和名稱,並描述和詮釋其年齡及分佈情況。該報告亦有涉及香港的地質情況與鄰近的區域地質情況和構造地質的關係。這份報告圖解豐富,並以盒裝的形式出售,當中附有4幅主題地圖,描繪香港的固體地質、根據數碼高程模型而製作的地形圖以及離岸的地磁異常情況。

自從1982年成立以來,香港地質調查組已刊印了逾40套地圖與報告。其中有15份1:20,000地質地圖連同6份描述研究報告。

The Quaternary Geology of Hong Kong

研究報告第1號

Maps and memoirs index

沙田的地質,作者R.Addison, 1986年, 有85頁,10幅圖解、8份圖表及35幀照片。本研究報告描述新界中部沙田的固態及表面地質,並隨同香港地質調查組地質地圖第7號印發。研究報告內容包括描述本港的後古生代岩石連同中生代火山岩、花崗岩及沉積岩。

研究報告第2號

Memoir of Geology of Hong Kong and Kowloon

香港及九龍的地質,作者P.J.Strange及R.Shaw, 1986年, 有134頁,6份圖表、31幅圖解及61幀照片。本研究報告描述港島及九龍的固體及表面地質,述及地質圖第11及15號,以及第10、14及16號部分地方。該區地下大部分為白堊紀火山岩及花崗岩石。

研究報告第3號

Memoir of Geology of the Western New Territories

新界西的地質,作者R.L.Langford, K.W.Lai, R.S.Arthurton及R.Shaw, 有140頁,25幅圖解、8份圖表及58幀照片。這份報告描述地質圖第2、5及6號範圍的地質。該區地下主要是中生代花崗岩及火山岩以及古生代沉積岩。報告亦描述元朗範圍埋藏的巖溶。

研究報告第4號

Memoir of Geology of Sai Kung and Clear Water Bay

西貢及清水灣的地質,作者P.J.Strange, R.Shaw and R. Addison, 1990年, 有111頁,21幅圖解,9份圖表及42幀照片。這份報告描述新界東部西貢及清水灣的固體及表面地質,該區地下主要是白堊紀火山岩。報告隨同地質圖第8、12及16號印發。

研究報告第5號

Memoir of Geology of the Northeastern New Territories

新界東北部的地質,作者K.W.Lai, S.D.G.Campbell及R.Shaw, 1996年,有6份圖表,27幅圖解及42幀照片,共144頁。這份報告描述新界東北部的固體及表面地質,該區主要由侏羅紀火山岩及白堊紀沉漬巖形成。報告隨同地質圖第3及4號印發,更包括對東平洲的描述。

研究報告第6號

Memoir of Geology of Lantau District

大嶼山地區的地質,作者R.L.Langford, J.C.W.James, R.Shaw, S.D.G.Campbell, P.A.Kirk及R.J.Sewell, 1995年,有3份圖表,24幅圖解,54幀照片,共173頁。這份報告隨同地質圖第9、10、13及14號印發,主要描述大嶼山、馬灣及青衣部分地區的地質,而該區主要是由侏羅紀火山及花崗岩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