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建设工程
我们负责设计和建造不同类别的海事工程,包括公众码头、海滨长廊和改善码头计划下的项目。
我们亦为一些公众码头及登岸设施,进行改善工程。
过去数年,我们完成兴建或重建的码头及登岸设施有:
现正进行兴建或重建的码头及登岸设施有:- 滘西村码头
- 荔枝庄码头
- 粮船湾码头
- 深涌码头
- 二澳码头
- 马湾涌码头
- 三门仔村码头
- 石仔湾码头
-
榕树湾码头
-
香港仔南避风塘公众登岸设施
近年完成的其他工程项目包括:沿岸改善工程,例如于将军澳海滨公园加建防浪墙;加强香港仔南及香港仔西避风塘防波堤的抗浪能力;以及于西贡、马料水、龙鼓滩的海堤试验生态海岸线,并应用于荃湾海滨长廊及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堤上。
气候变化及其对沿岸构筑物的影响
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因为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降雨增加、热带气旋强度增加、风暴潮加剧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或会增加。
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基础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能力,并在2016年成立了由土拓署领导的气候变化基建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协调各工务部门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工作小组」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21年8月开始陆续发表《第六次评估报告》,检视并按需要适时更新相关基建设施的设计标准。「工作小组」 协调工务部门强化基建设施并增强其抗逆力。「工作小组」亦统筹气候变化研究,并会将研究经验及结果分享予公营机构、公用事业、机场管理局及港铁公司,协助香港社会整体提升基建设施的抗逆力。
为了解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和修订目前沿岸构筑物的设计标准,土拓署已于2022年完成了极端海平面频率分析以及极端风力推算的研究,并因应IPCC AR6进行了进一步检讨研究。由此,土拓署已考虑相关的研究结果及香港天文台的最新气候变化推算并于2022年8月更新了《海港工程设计手册》,及在其中纳入循序渐进的策略以增强气候抗逆力。
在强化基建设施方面,土拓署在2020年完成了一项顾问研究,全面审视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下,加强现有香港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在抗逆力所需的改善工程范围。政府相关部门现正根据报告建议,制订提升重要基建设施抗逆力的措施和执行计划。
为加强沿岸地区抵抗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能力,土拓署委讬的工程顾问于2021年年底完成沿岸灾害研究(下称「研究」)。研究识别了26个较高风险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以制定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考虑到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世界各国承诺采取减碳行动,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为沿岸较低洼及当风地点制订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我们现正有序地推展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以下连结提供更多有关沿岸改善措施的资讯:
https://www.cedd.gov.hk/sc/our-projects/topics-in-focus/index-id-39.html
谘询服务
我们提供海事工程技术谘询服务,就可能会影响海事设施的海事工程提供技术意见,工作范围包括审核公共机构及私人的发展建议书和土地用途建议书。
维修海事设施
我们负责维修110个航标、超过130公里的海堤和防波堤、超过320个码头和登岸设施(包括公众码头、专利和持牌渡轮码头)等。
我们为海事设施进行常规检查工作,确保公众使用时的安全。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某些海事设施需要维修,我们会安排维修工程,包括修葺混凝土、维修及改良护舷、为海事设施加髹保护涂层。为尽量减少干扰渡轮服务和避免对公众造成不便,我们会就维修工程提供临时停泊处或安排在非繁忙时间施工,以维持其运作。
我们已采用海港维修资讯系统,以应付由于我们负责维修的海事构筑物数目不断增加所引致的储存和迅速检索资料需求日增问题。该系统是一个电脑化的资料库,储存了个别海事构筑物的必要资料和过往记录。该系统使我们能够迅速地对查询作出回应,以及更有效地就维修工作进行规划和排列优先次序。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海事设施的效率, 海港维修资讯系统现时亦已加入建筑信息模拟(BIM)的数据库, 以协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规划及安排海事设施的维修工程。
此外,我们亦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IM)于管理海事设施,以协助我们更有效地规划及安排海事设施的维修工程。
维护性质疏浚
我们定期在船只水道、碇泊区、避风塘和主要河流出口进行维护性质的疏浚工作,以确保航道安全。我们近年曾在南航道、南丫岛西北碇泊处、西危险品碇泊处、油麻地避风塘、城门河和屯门河进行大型维护性疏浚工程。
在疏浚工程期间,我们会与海事处及环境保护署保持紧密合作,以缓解工程对海上交通及环境的影响。挖掘出来的淤泥会根据它的污染程度,运载到开放式海床海泥卸置区或密封式海泥卸置区卸置。